央广网昆明4月14日消息。4月12日,一列满载旅客的D887次列车从昆明南站驶向老挝万象。这条纵贯中南半岛的“黄金通道”——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迎来开行两周年。
4月12日,一列满载旅客的D887次列车从昆明南站驶向老挝万象,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迎来开行两周年。两年来,这条纵贯中南半岛的“黄金通道”,以其安全、高效、便捷的运输服务,成为促进中老两国乃至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,书写了一段共商、共建、共享的美好篇章。
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,成绩斐然。截至目前,累计发送旅客191万人次,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,其中跨境旅客达48.7万人次 ,并且保持着“100%始发正点率、99%终到正点率”的出色运营水平。这些数字的背后,是不断优化的运输组织和服务提升。从最初昆明南至万象国际旅客列车运行时间的压缩,到口岸通关时间的大幅缩短,如今旅客从昆明出发,最快9个半小时就能抵达万象,磨憨铁路口岸也已成为外籍旅客入境中国云南的核心通道。此外,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,西双版纳至琅勃拉邦间国际旅客列车不仅增加开行天数,跨境旅客席位也不断扩充,出入境人数持续攀升。
在经济领域,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的开行带动了沿线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。它串联起昆明、西双版纳、琅勃拉邦、万象等旅游名城,催生了“坐着动车游老挝”“坐着动车游云南”等文旅新业态。中老两国铁路与文旅部门深度合作,通过开通精品旅游线路、采用“国内旅游专列 + 国际旅客列车”的模式组织跨境旅行团,带火了沿线景区、酒店、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,消费增长35%以上。今年以来,东盟国家游客赴西双版纳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.5倍,沿线酒店入住率稳定在85%以上,一个独具特色的跨境旅游经济圈正在加速形成。同时,人流的增加也促进了物流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涌动,为沿线城市的商业发展、贸易往来提供了新的机遇。越来越多的商品通过铁路运输,降低了物流成本,提高了运输效率,推动了区域产业协同发展。
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还在人文交流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。列车成为文化交流的移动平台,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旅客在旅途中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。老挝、越南、泰国的留学生用中文深情朗诵,身着民族服饰的列车员与旅客共舞,这样的场景在列车上屡见不鲜。文化的交流与碰撞,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,让中老铁路真正成为连接民心的友谊之路。
两周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,更是新征程的起点。未来,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和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持续发展,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有望进一步释放潜能。在服务上,将不断创新和完善,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、个性化的出行体验;在运输能力上,也会持续优化提升,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。期待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在这条“黄金通道”上,继续跑出加速度,为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,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,见证更多的美好与繁荣。(雷鹏)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(文字和图片)由“供稿方雷鹏”提供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高铁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版权无法核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,本站不承担因本文产生的任何责任。